
若在診斷時須要進一步的輔助檢查。如肛指檢查,盆腔檢查,低半臥位下診斷性腹腔和女性后穹窿穿刺檢查。根據(jù)穿刺所得液體顏色,氣味、性質(zhì),及涂片鏡檢,或淀粉酶值的定量測定等來判定病因。也可做細菌培養(yǎng)。腹腔抽出的液體大致有透明,混濁、膿性、血性和糞水樣幾種。結(jié)核性腹膜炎為草黃色透明之粘性液,上消化道穿孔為黃綠色混濁液含有胃液,膽汁。急性闌尾炎穿孔為稀薄帶有臭味之膿液。而絞窄性腸梗阻腸壞死,可抽出血性異臭之液體。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可抽出血性液而且胰淀粉酶定量很高。若腹穿為完全之新鮮不凝血則考慮為腹腔內(nèi)實質(zhì)性臟器損傷。一般空腔臟器穿孔引起的腹膜炎多是桿菌為主的感染。只有原發(fā)性腹膜炎是球菌為主的感染。如果腹腔液體在100ml以下,診斷性腹穿不易成功。為明確診斷,可行診斷性腹腔沖洗,在無菌下注入生理鹽水后再抽出進行肉眼檢查和鏡檢,會給明確診斷提出可靠資料。對病因?qū)嵲陔y以確定而又有肯定手術(shù)指針的病例,則應盡早進行剖腹探查以便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和處理原發(fā)病灶,不應為了等待確定病因而延誤手術(shù)時機。
